首页 文联概况 文艺家协会 会员服务 文艺展厅 专题专栏 通知通告
首页 > 特别推荐

文学追梦人——袁国新

发布时间:2018-07-13来源:湖北文艺网作者: 刘萍娉 马璨[关闭窗口]

袁国新(左一)与文学爱好者合影

他勤奋自学,十四年军旅岁月笔耕不辍,执着追逐文学梦;他不忘初心,三十六岁放弃升迁圆梦大学,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入学和毕业;他紧跟时代步伐,五十岁自学电脑,七十岁坚持网络文学创作,2003年被评全国网络文学八大庄主之一。他,就是袁国新。

袁国新,笔名元辰,社会科学副研究员,中国散文学会、湖北省作家协会、省文艺评论家协会、省诗词学会会员,现任宜昌市文艺评论家协会、散文学会理事,夷陵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。

 

    执着勤奋,

    十四年军戎岁月追逐文学梦

袁国新从小勤奋爱学,在二十岁参军后的十四载军旅生涯中,依然坚持读书、写作。问他为何如此坚持?他说,“腹有诗书气自华,求知不嫌多,总有一天能用上”。

袁国新在部队学习

袁国新小时候家境贫寒,家里没有一本书。为了摆脱贫困的家庭面貌,袁国新勤奋苦读,成绩一直名列前茅。上初中时,他经常借阅图书馆里的杂志、唐诗宋词《三国演义》《红楼梦》等书籍来丰富知识,从这一时期开始,袁国新便对文学产生了兴趣。他常常借鉴别人的写作方法,写一些忆苦思甜的故事。高中期间,袁国新阅读了大量六十年代初期的长篇小说,连报刊上“黄毛丫头学哲学”的报道都看得津津有味。直到高考前夕,都做着当作家的梦。

进入部队后,袁国新因缘巧合需要经常和文字打交道,使得他对文学的热爱不减反增,日益浓烈。在道机连任文书时,为了成为一名优秀的宣传战士,他以优秀通讯员为榜样,疯狂学习新闻写作、不断投稿,投到第十篇才被《国防战士》通过发表,这丝毫未影响袁国新写好新闻的决心,反而激发了他看新闻、学新闻、写新闻的热情。在之后的工作中,袁国新在《国防战士》《云南日报》等报纸上发表的稿件不计其数,其中撰写的报道《适应新转变,努力当内行》还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头条播出。同时,为了和连队打好交道,回答干部战士们千奇百怪的问题,袁国新抓住一切空闲机会学习,以中国文学史为纲,参看马列毛选著作、范文澜《中国通史》、杨国荣《中国古代思想史》等文史知识和经典名著,增强文学修养。有时,身边没书可读的时候,他就把郭沫若的封笔之作《李白与杜甫》反复阅读,把唐诗三百首整整齐齐抄一遍。

当年的新兵袁国新连连在报纸杂志上发表文章,连续两年被评为模范通讯员,成为部队里出了名的写作能手,使他有幸被派到北京部队负责宣传教育工作。北京的各大书店好书琳琅满目、应有尽有,袁国新如饥似渴,立志不负好春光,坚持勤奋自学,每星期都去一次新华书店,每月都拿出三分之一的工资用来买书,学习大量的文学、美学、哲学、心理学等经典名著。机关公费订刊,要求科长订上一些文学艺术刊物公费不能报销的,个人掏腰包订。白天不论工作多忙,袁国新总是注意留心观察,抓住身边真善美的事物,晚上坚持创作一两个小时小说、散文

在读书、学习、写稿上,袁国新似乎总有使不完的劲,并做到了读书有收获工作有成绩。入伍十,袁国新当战士的五年被评为五好战士,当干部后获得两次团通令嘉奖,调政治部宣传部,连续获得三次基建工程兵通令嘉奖。

 

    不忘初心,

放弃升迁重圆十八年大学梦

1984年,袁国新转业到宜昌县委宣传部秘书科的第二年,恰逢有干部进大学脱产学习的机会袁国新便立即报了名。领导得知后,劝阻他不需要学习,马上提升他当科长。但是袁国新坚定的说,“上大学我等了18年,绝不能放弃这次机会

最后,袁国新不顾领导劝阻,毅然放弃了升迁机会,以总成绩第一名考进了华中师范大学中文干部专修科,实现了苦等18年的大学梦。进入大学前,袁国新首先给自己明确制定了一个目标三份课的学习计划,目标是形成文学创作与文学批评能力,三份课是课堂必修课、书店图书馆自修课、校内外学术讲座课。以全面提高自己,形成自学新专业的能力,成为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。进入大学后,袁国新便全速开动机器,听、记、读、写都使出蛮力,对学习不敢有丝毫的懈怠。一是听课从不含糊。老师上课的内容,认真做笔记,老师指定的重点,熟记熟背,同时自己以为的重点,也认真参透。二是记全力以赴老师讲得好的,尽可能全文照录,不失精彩;讲得一般的,录其纲要,补录教材重点要点;讲得差的,以教材为纲,配合参考书籍,做调整补充。三是读吃透课本。认真读教材,并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参考书或者不同版本的教材,扩大视野,贯通知识面。四是把每次写作业当成一次创作。

有付出总会有收获。终于在一次开卷作文评析《牡丹亭》“游园惊梦”的写作中,袁国新写的3千字《青春的觉醒 内美的展示》,获得了科任老师的大加赞扬,扭转对他们这一批干部上大学混文凭的最初看法。毕业时,袁国新又在考试中获得总分全班第一,书法获得全校大学生书法竞赛二等奖,写作获得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。

1986年,袁国新毕业重回宜昌县安排到县委政研室后,为了延续对文学的热爱,也为了提升干部队伍的写作能力,他提议创办了县委县政府机关刊物《西陵通讯》,也是当时省县级第一家彩印内刊。在袁国新担任《西陵通讯》副主编、主编十年期间,他执编第一第二届柑橘节画册,执笔《科技兴县十年展》,参与县委重点决策方案研究及文稿起草,执编《西陵风情》《夷陵老一辈》等出版物十多本。同时开辟了“西陵风景线”栏目推介和评论本地作家,指导了政研室、县直机关、乡镇办公室等一大批热爱文学的干部

问袁国新在学习和写作上有什么诀窍?他说,学习、写作要有计划,有目标,践行要有韧劲,最重要的是,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,因为只有拥有了正确的生活态度、美的灵魂才能写出好的文字。

袁国新(右一)参加《芳草文学》组稿笔会

 

与时俱进,

创办论坛实现网络江湖梦

1997年,袁国新开始创作网络文学,结交文学网友,开办文学论坛,实现了自己“仗剑走天涯、饮酒竹林下、放歌大江边”的网络江湖梦。

最初,袁国新在青青草文学论坛发稿,从此开启了迄今20年的网络文学生涯。每晚,袁国新上网履行版主职责,悉心读帖回帖,参与和组织讨论争论。无论工作多忙,只要晚上不开会,就上文学广场等网站冲浪,常常凌晨两三点才睡,每月网费三四百元,也从未间断。有一年春节,袁国新一人窝在家里与电脑为伴,创作网络文学,两天写出了一部中篇小说。有一次袁国新得了胃病住院,稍好一点,他就下午悄悄溜回家里写上五六百字,一个多月的治病和上班业余时间,整出了四万多字的中篇小说《猫虎人》,发表在《芳草》头条。

后来袁国新自己开办了问石斋网络文学评论论坛,问石斋网络文学评论论坛创办十年以来,袁国新把网络文学评论的方向定位为:现场的、交互式作业的感悟式文学批评。一方面组织各类文学研究和批评活动,一方面对网络文学批评的性质、作用、理论储备与运用、文本样式、与学院派评论的对接进行系列思考与探索,并通过网络文学批评实践来验证和补充。在具体的践行上,袁国新以身作则,引导网络文学评论把握正确的文艺方向,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主持了多项专题笔会、专题评论、作品汇展、年度作品选编;主编大型网络文学杂志《新汉语时代》23期、《汉语姿态》6期;主动为网友所写评论结集出版《网上漫语》《现场评论》二书约40万字,其中《网上漫语》获得宜昌市2001年第三届屈原文学创作特别荣誉奖《现场评论》获得2009年宜昌市文联创作扶持奖,据三峡大学文学院院长吴卫华介绍,好几个学生还以《现场评论》作为硕士毕业论文研究对象同时,袁国新多次应邀出席省作协网络文学座谈会、网络文学研讨会,应邀为《长江文艺评论》创刊号撰写评论《试论网络类型小说提高的必要与可能》把问石斋作为选稿论坛为漓江出版社义务选稿,受理长篇小说一百余部,推荐十余部,出版四部2003年,袁国新还被中文网络封虾榜列为网络文学八大庄主之一。

如今微信盛行,2016年底,袁国新又注册了微信公众号《元辰文苑》《元辰美篇》开设“夷陵评论”“湖北网络文学”等专栏,发布全国作家和网络文学爱好者的作品,推荐文学新人。同时,袁国新常常以陪练的身份指导文学爱好者,鼓励他们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创作,并要求他们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,以正面的宣传传递正能量。如杜鸿,从县教委调政府办工作时,袁国新就动员他上网写作,从习作到创作、从写一般作品到发挥优势写出优秀作品,并提醒他文面不能过于花哨,必须与文里相适应,“三分文面,七分文里”。如今杜鸿已经成为了全国小有名气的作家,三十余年来两人也一直保持着最亲密的文学兄弟关系。如湖北工作的四川籍诗人王贤臣,袁国新鼓励他坚持诗歌创作,六七年坚持下来,王贤臣不仅出版了诗集,2017年还获得凤凰诗社年度荣誉大奖,王贤臣也一直亲切地称袁国新为老师。

 

一梦情深。袁国新说,“网络文学为他提供了活动空间,让他认识了同好,收获了友谊,扩大了视野,充实了精神生活。如今,70岁的袁国新,每天用十个小时来写作、临帖、上网、编辑。他说,我人生的根、心灵的根都在文学的世界里扎根、生长,一天不码字浑身不自在,今后还要继续与文学、与文友携手20年!

友情链接

主办单位:湖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技术支持:荆楚网
地址: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翠柳街一号
联系电话:027-68880703 留言信箱:hbswlwczx@126.com 邮政邮编:430071

鄂ICP备12015471号-2

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2566号